<nobr id="wpl3q"><xmp id="wpl3q"></xmp></nobr>
  • <table id="wpl3q"><small id="wpl3q"></small></table>

  • <nobr id="wpl3q"><xmp id="wpl3q"><nav id="wpl3q"></nav></xmp></nobr><table id="wpl3q"><small id="wpl3q"></small></table>

        1. 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紅色網格解愁盼 “神經末梢”有“楓”景——大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駐大連記者 任曉霞 | 發布時間: 2023-11-02 10:19

            核心提示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大連市在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faf97225c6555ff833d5e1bab708880

          中山區老虎灘街道和合大院舉辦“百家宴”活動,小朋友用畫筆描繪自己的美好家園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說起“楓橋經驗”,這句瑯瑯上口的話早已深入人心。60年來,“楓橋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不斷被賦予新的思想內涵和時代特征,形成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基層社會治理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對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多元化趨勢、紛繁復雜的糾紛解決需求,如何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大連市委、市政府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防糾紛于未然,解糾紛于萌芽。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熊茂平充分肯定基層社會治理成效,強調要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能力。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對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再部署,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補齊短板弱項,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大連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劉宏組織專題調研,在全市部署開展“基層治理”提升行動。

            全市上下聞令而動,大連市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推進《大連市基層社會治理促進條例》制定,印發具體工作方案,以科學的思維、創新的舉措、務實的行動,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為大連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定團結、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強化黨建引領

            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

            “楓橋經驗”這套行之有效的基層治理方法,是黨領導下人民創造的,黨組織是“主心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要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讓各級黨員干部主動靠前一步,把群眾訴求和矛盾糾紛解決在當時當地。

            在中山區老虎灘街道中興社區,和合大院組建了樓院黨支部,大院黨支部成員從自治組織中產生,這樣的支部組成,群眾普遍熟悉、廣泛認可。在香爐礁街道,實行“黨建+網格+治理”模式,以服務人民群眾為落腳點,使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在龍王塘街道明珠社區,用“紅網格”兜住了居民的急難愁盼,讓社區實現從“單兵作戰”向“協同共治”“大合唱”成功轉變,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目前,大連市街道(鄉鎮)“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由636個增加到892個;建立網格黨支部15285個,4.6萬名在職黨員活躍在網格黨組織,搭建紅色網格,各方力量有效聯動,構建起多元治理體系,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

            打好聯動“組合拳”

            完善多元解紛工作體系

            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社會治理的過程中管用,不僅是因為它用最小成本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更因為它運用多樣化的辦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一年多以來,大連市主動適應社會矛盾糾紛特征的新變化,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難題,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多調對接”機制,形成了信息聯通、矛盾聯調、問題聯治的工作合力,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日益完善,顯著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一方面強化平臺支撐,全面推進市縣鄉村四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解決平臺建設,發展了1918個人民調解組織,在大連市逐步構建起面上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線上專業調解縱深推進、點上多元調解全面鋪開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社會矛盾大調解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強化力量下沉,大連市政法各單位廣泛開展“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進社區入“網格”活動和“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集成專業的政法力量在最前端化解百姓煩心事。金普新區推動“全崗通+議事亭”服務項目,零距離聽民聲、匯民智、解民難,破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復州城鎮法庭打造“微縮版”的訴訟服務中心,一些簡單明了的糾紛直接在多元解紛工作站由專職調解員進行調解,訴前調解調撤率達到70%左右。

            創新工作方法

            描繪基層治理新“楓”景

            守正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不變底色,創新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鮮明特征。大連市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三治”融合,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五社聯動”,優化社區管理規模,形成開放多元的社會協同治理體制,很多矛盾問題迎刃而解。

            甘井子區推出了“網格+1115”工作體系,以“即辦”“協辦”“聯辦”為主導的“三辦”工作法,“一站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楊樹房街道楊樹房社區連續10年開展“家和鄰里親”活動,推動“兩鄰”理念落地生根。大長山島鎮針對海島地域特點,打造“管閑事”治理品牌,建立“閑事小屋”民情驛站,為民服務管出了暖心溫度。

            特別是在數字化發展持續推進的當下,積極推動新技術應用與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合,迭代升級基層社會治理手段模式,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能力水平。首家“法云調解室”在黑石礁街道成立,通過信息網絡,將快捷高效的糾紛解決機制延伸到轄區網格“神經末梢”。“大數據+調解”模式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通過綜治視聯網,實現全市160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149個基層司法所全部聯通,提供“面對面、鍵對鍵”“網絡+腳板”的解紛服務。新時代“楓橋經驗”展現出新的魅力。

            如今,大連市刑事和治安案件“雙下降”,打造了一批在全國、全省領先的基層社會治理品牌,涌現出全國黨委政法委系統“新時代政法楷模個人”王晶等英模人物,連續第三次捧得“長安杯”,成為省內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這些成績的背后,連接著同頻共振的大連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而更多的是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參與。

            新時代新征程,大連“兩先區”“三個中心”建設如火如荼步履堅定,奮力當好東北振興“跳高隊”、新時代“遼沈戰役”急先鋒的使命在召喚。全市上下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使大連城市更加亮麗安全、社會更加和諧安寧、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李家街道錦云社區工作人員與失獨殘疾特困人員核對社區代管“小賬本”

          李家街道錦云社區工作人員與失獨殘疾特困人員核對社區代管“小賬本”

          bb2b92c06952f11b06f87c1f52a2cb7

          重陽節,中山區老虎灘街道和合大院志愿者免費為老人理發


          推薦新聞

          热亚洲热中文热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