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xfbjz"><bdo id="xfbjz"></bdo></progress>

        <samp id="xfbjz"><ins id="xfbjz"><u id="xfbjz"></u></ins></samp>
        1. <progress id="xfbjz"><bdo id="xfbjz"></bdo></progress>

          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湘”約看治理 平安我和你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記者 孟浩 張開禹 | 發布時間: 2023-05-30 09:38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5月22日—26日,記者跟隨“思想領航·法治護航新湖南”全國省級法治(制)報大型融媒體采訪團深入三湘大地開展采訪,聚焦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設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新做法新成效,探尋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的“湖南經驗”。

            看治理·實踐

            帶領鄉親創業 打造鄉村治理新格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是個群山環繞的土家寨子,曾因菖蒲茂盛而得名。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菖蒲塘村視察,作出了“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為菖蒲塘村發展指明了方向,極大提振了全村脫貧致富信心。

            近年來,菖蒲塘村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黨建引領,做實“自治、法治、德治”三足支撐,推動全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菖蒲塘村的發展歷程,每一步都充分體現了黨建引領的作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村干部和黨員的示范帶動下,積極探索水果種植,一步步把村民的傳統種植觀念轉變到水果產業發展上來,把一個干旱貧困村打造成遠近聞名的水果種植大村和全縣優質水果引種、示范、推廣、服務基地。

            四村合并后,菖蒲塘村選拔了本村能人、省級龍頭企業周生堂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周祖輝擔任村黨委書記。周祖輝介紹,菖蒲塘村率先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打破原有地域設置模式,黨組織成為增量提效、培管銷售等發展方面的“尖刀利器”,帶動黨員群眾一起創業。

            為了讓全村106名黨員真正成為社會治理、經濟建設的核心力量,菖蒲塘村構建完善“1+4+4+4”的黨組織層級,“1”:一個菖蒲塘村黨委;“4”:以片區為單位成立4個黨支部;“4”:新成立了水果產業、旅游產業、女子嫁接隊、周生堂公司4個功能型黨支部;“4”:成立旅游服務、產業技術服務、柚子產業、獼猴桃產業4個產業黨小組。全村在村黨委的領導下,通過黨支部或黨小組,將黨的領導覆蓋全村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監督組織等方方面面。

            如今,村黨委新班子里多數是致富能人、技術能手,其中近一半是大學生。全村呈現出黨群關系融洽、民主法治健全、管理創新有效的生動局面。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等,菖蒲塘村黨委也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省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

            “清水坪模式”:四字訣做實基層治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清水坪鎮地處湘渝兩省(市)三縣交界之地,為歷代水陸要津。通過摸索和實踐,在清水坪鎮黨委領導下,該鎮將社會治理觸角有效延伸到群眾身邊。

            將“民”字掛心頭,解決“一分鐘”問題。把好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組長推選關,完善村(居)民議事會,以“離得開凳子、撂得下架子、撲得下身子”為原則,在“暢通渠道、匯集民意、促進參與”上出實招、下實功,破解“想干不會干”這一難題,要求20個村(社區)定期進組入戶開展“小組會、院壩會、火坑會”,重點關注群眾“微心愿”,通過“一次訪民情、一道話家常、一餐連心飯”等方式,積極引導群眾建言獻策,共議本村建設發展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協商為民。

            將“實”字抓到底,解決“一厘米”問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20個村(社區)均按要求規范有序建立村民理事會,依托村“兩委”、鄉賢、網格員、黨員代表等骨干力量,積極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拉近干群距離,與群眾打成一片,創造良好的調解氛圍,真正做到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基層黨組織成為矛盾糾紛調解“前行站”,讓黨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每個末梢,構建基層治理“一站式”多元預防和解紛綜合機制。

            “人”字出真招,解決“一層紙”問題。全鎮高度重視農村人才回引工作,大力整合各類資源,以“鄉情”“親情”為媒介,鼓勵吸引大學生、退休人才、鄉賢能人返鄉參與家鄉建設,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推動鄉土人才、創業能人等各類人才向鄉村一線聚集,激活鎮村人才“一池春水”。

            “制”字貫始終,解決“一次性”問題。以“互助五興”為橋梁,將“積分有獎”工作機制推行到村,充分激勵干群積極性,以制促行,出臺《積分制管理細則》,圍繞產業致富、善行義舉、環境衛生、誠實守信、家庭美德5個方面制定賦分細則。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紅黑榜”,大力開展“最美集鎮打造、最美村莊建設、最美農家評選”等活動。

          菖蒲塘村2

          采訪團在菖蒲塘村采訪。

            看治理·服務

            “群英斷是非”工作法:巧解千千結

            提起基層治理,很多人首先想到“楓橋經驗”。而在三湘大地,有一張名片日漸閃耀,那就是“群英斷是非”工作法。

            2017年,“群英斷是非”工作法萌發于岳陽市岳陽樓區奇家嶺街道。群眾當“判官”,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打造了基層治理的“岳陽樣本”,為各地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提供了好經驗。

            今年2月25日,岳陽市委、岳陽市人民政府、新華每日電訊共同主辦的岳陽基層治理“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研討會在京舉行,受到各界關注。

            如何評判不同的利益訴求?怎樣讓矛盾激化的當事人握手言和?“群英斷是非”工作法是有效途徑。

            岳陽樓區金鶚山街道地處市中心城區西南區域,城區建設起步早、基層治理難點多,老舊小區存在物業管理缺失、矛盾糾紛多發易發、居民自治意識不強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滿意度。2017年以來,金鶚山街道借鑒使用“群英斷是非”工作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居民一致好評。

            采訪團了解到,“群英斷是非”工作法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給群眾賦權,秉持“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理念,不是只挑選“鄉賢”“能人”這些“精英”來服務管理群眾,而是把群眾放在同一等高線上,不給“群英”設門檻,強調人人能當“群英”、人人愿當“群英”、人人樂當“群英”,只要對當事人有話語權、有影響力、說話管用,就是“群英”理想人選,同樣得到認可和稱贊。

            采訪時,多名黨員干部強調,雖然叫“群英斷是非”工作法,但不是簡單判斷是非對錯,而是為了達成雙方理解,徹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真正做到事了人和。

            “隆回微警”:搭建起130萬警民連心網絡橋

            “隆回微警”是邵陽市隆回縣公安局與騰訊公司共同開發的企業微信號。

            截至目前,已有75萬余名群眾添加民輔警為微信好友。

            “一個派出所、一個村(社區)民輔警,如果連責任區的人口底子都不清楚,聯系方式都沒有,談什么聯系服務群眾?”這是隆回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申智軍在開展公安工作以來始終思考的命題。對于此命題的解答,則要從反詐阻擊戰開始書寫。

            隆回縣作為擁有130萬人口的大縣,人口多社情復雜,電信詐騙成了隆回縣公安機關的心頭病。采取什么樣的工作方式才能在有限的警力下遏制電詐案件高發態勢,是擺在公安機關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

            申智軍為此深入思考:APP需要下載不利于推廣,公眾號推送信息太多可能被掩蓋或屏蔽。不少電信詐騙案件均是利用微信的便捷性實施。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轉賬實施詐騙,人民警察便利用微信阻擊電詐,并趕在詐騙分子實施詐騙之前,提高廣大群眾的識詐防騙能力,牢牢守住大家的血汗錢。

            2021年10月,隆回縣公安局聯系騰訊公司,共同研發“隆回微警”企業微信,零成本搭建起信息化工作平臺。在全縣全面展開“加公安微信 交警察朋友”活動,民警面對面添加群眾微信,讓每一位隆回人都擁有一個警察微信好友。

            至此,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警民聯系原則,“隆回微警”通過逐人標注描述,日積月累,一本集微信昵稱、真實姓名、電話號碼、戶籍地址等信息于一體的全縣居民微信戶口簿成型。

            申智軍表示,下一步,隆回縣公安局將緊緊圍繞“改革強警、科技興警”主基調,堅持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向科技要警力、要戰力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為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而奮斗。

          岳陽樓區奇家嶺街道2

          “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為各地提供社會治理好經驗。

          山高路遠,清水坪鎮網格員抬著擔架送患病的老人去醫院治病

          山高路遠,清水坪鎮網格員抬著擔架送患病的老人去醫院治病。

            看治理·保障

            快警站:當好“紅色哨兵”

            5月的韶山碧空如洗,松柏蒼翠。毛澤東廣場人頭攢動,眾多游客前來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鮮花。“今年,前來韶山瞻仰的游客比往年更多了。”韶山市公安局韶山沖派出所毛澤東廣場快警站民警李煜民說。

            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廣場與韶山沖派出所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毛澤東廣場快警站就在這個三角形的中心。這個建于2019年的快警站,是韶山市公安局為深化“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加強社會聯動建立的一個集接警處警、巡邏防控、交通管理、化解糾紛、服務游客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快警站。

            面對景區平均每天3萬人次、峰值10萬人次的游客量,如何更精準地守護平安?韶山沖派出所因地制宜探索打造了“守護平安,讓游客安心;熱情服務,讓游客暖心”的“雙心”景區警務模式。

            為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快警站負責人劉滿松組建了一支百人的微信群,群內覆蓋了景區相關負責人,一旦有突發情況,所有工作人員都可以第一時間知悉,無論是震懾犯罪還是幫游客解決難題,均可做到時、地、空、人無縫覆蓋。據不完全統計,快警站成立近4年來,日均服務游客50余次,幫助游客找回丟失物品500余件,找回失散人員300余人,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和支持。2019年,該快警站獲得了中宣部“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稱號。

            傳承“扁擔精神” 構筑平安堡壘

            地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的十八洞村是一個苗族聚居村落,因村中有十八個溶洞而得名。這里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的首倡地。2018年4月,十八洞派出所在十八洞村專門設立警務室,配備1名民警、2名輔警,這也是湘西自治州的第一個村級警務室。“別看這里只有1名民警、2名輔警,他們的表現很不錯啊!是村民和游客的貼心人。”說起這個警務室,花垣縣公安局十八洞派出所所長隆暉連聲點贊,滿臉藏不住的喜悅。

            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十八洞村是一塊閃亮的紅色地標。節假日、6月至9月是十八洞村景區的旅游旺季,也是十八洞村警務室最忙碌的時候。每年50萬游客,加上今年開始運行的研學服務,預計到年底,景區要新增并接納研學團隊70萬人的服務。

            “為來咱村的120多萬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保障,是我們警務室跟所里立下的軍令狀!”溫婉的女民警賈盛潔說這話時語速很慢,一字一頓,堅定有力。賈盛潔說,遇到特別棘手的問題,有十八洞派出所,加上村“兩委”,還有鄉村振興工作隊,都會積極參與進來,“我們不是3個人在戰斗,大家都在合力構筑扎根基層護航平安的堡壘。”

            作為湘西自治州第一個村級警務室,十八洞村警務室重視素質、品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的培養。警務室剛建立時,民輔警開展了一個特別的儀式:沿著當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十八洞村訪貧問苦的路線重走一遍,還邀請村里的講解員講述十八洞村從擺脫貧困到鄉村振興的輝煌歷程,并組織觀看《半條被子》《絕不姑息》等紅色主題和反腐倡廉主題影片,邀請退休老民警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民警爬山涉水,用扁擔挑著電腦走村串寨為村民采集人口信息的“扁擔故事”。

            在“扁擔精神”的感召下,警務室推行村警上門服務,做老百姓身邊的警務室,讓群眾在家門口辦成事。為了方便老弱病殘和行動不便的群眾辦理居民身份證,警務室入戶收集戶籍信息,辦好證之后送證上門。

            5年下來,十八洞村警務室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本民情檔案:村里哪位老奶奶腿腳痛,哪個牌子的風濕膏藥對老人有效;哪家的孩子上學檔案丟失,需要警務室補辦身份證明……家人般的惦念讓警民關系如魚水一樣和美。

          十八洞村警務室

          十八洞村警務室。

            側記

            讓湖湘派出所品牌更閃亮

            2019年12月10日,《湖南法治報》(原《法制周報》)推出專欄報道“派出所的故事”,開始挖掘基層派出所耕耘一線、維護一方平安的動人故事,3年時間共報道100多期。

            今天5月22日,“新時代派出所的工作”——湖南法治報“派出所的故事”專欄百期報道專題研討會在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雷鋒派出所召開。

            “我們記者走遍了湖南14個市州,打卡了100多個派出所,訴說了一個個警民連心、守護平安的暖心故事。”當湖南法治報總編輯劉正勇在研討會上分享起3年的采編心得時,臺下來自全國24家法治(制)報的社長、總編輯、記者紛紛點贊。

            3年,14個市州,100期報道。數據的背后,是主創團隊善用“放大鏡”洞察大主題中的小情節、窺見小故事里的大境界的真功夫。

            派出所是公安基層單位,警民關系的連心橋,法治中國的“第一層基石”。派出所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更好地服務群眾,是本期研討會的第一個議題。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所長安志認為,對群眾的大小事,都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這一想法引起了許多基層派出所所長的共鳴。

            岳陽市岳陽樓派出所地處洞庭湖邊、岳陽樓下,是一個轄區集景區、校區、廠區、居民區于一體的多元復合型派出所。

            “自2021年開始,我們所推行了立足‘四小’求‘四大’的工作方法,即知小情,解決大困難;解小憂,贏得大民心;幫小忙,傳遞大溫暖;立足破小案,積累大平安。成效明顯。”該所所長胡菡覓說。

            抓好每件小事,辦好每起小案,就能守住民心。

            沅陵縣涼水井鎮是湖南省面積第二大鎮,社情民情復雜。所長馬標于今年年初調至涼水井派出所。他對安志提出的觀點特別認可。為了讓“楓橋經驗”在涼水井鎮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務轄區群眾,涼水井派出所實行分片區管理制度,將全鎮分為4個片區,派出3名勤務輔警長期吃住、工作在離派出所較遠的3個片區村居,協助民警做好矛盾糾紛調處、警情處置及巡邏防控工作。

            張家界市袁家界派出所轄區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橋”、迷魂臺、乾坤柱等經典景點。參加完研討會后,所長王鵬程對未來信心滿滿:“我們將以‘一所一特色、一所一品牌’的理念為抓手,從服務至上,呈‘親游便游’之美;警網融合,顯‘和諧共建’之美;改革創新,擎‘智慧警務’之美3個方面打造全省旅游風景區最美的智慧旅游警務派出所。”

            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湖南近2000個派出所都以此為目標,在新的征途上奔跑著。

            長沙市洞井派出所轄區地處長沙新南城門戶,總面積22.38平方公里,實有人口22萬余人。轄區大、人口多,給洞井派出所帶來了機遇,也出了難題。

            該所所長楊大有向記者介紹:“我所正在施行對矛盾糾紛分級管理、分類治理化解的積極措施,按照矛盾大小、風險程度,對轄區居民間爭議事項簡單、責任明確的一般矛盾糾紛,由社區民警先期處置就地化解;對可能激化或引發案事件的矛盾糾紛,及時組織警力配合地方干部主動化解;對長期得不到化解,以及地產方面引起的多起糾紛,與相關職能部門啟動聯動機制,及時引導上報協調有關部門解決或聯動逐一化解。”

            如何激發基層民輔警的工作積極性,用實干為新時代奮進洪流凝聚基層力量?這個問題讓研討會眾多所長陷入了沉思。

            參與研討會的株洲市楓溪派出所所長李浩也深有同感。“現在基層工作任務重、工作壓力大,如果不能讓民輔警有歸屬感,我們的工作將會很難展開。自從我來到楓溪所后,首要任務就是帶領全所民輔警擰成一股繩,建立長效機制,和大家一起守好自己的責任田,齊心協力,將楓溪所打造成一張閃亮的警務名片。”

          韶山沖派出所,民警向游客發放反詐宣傳單

          韶山沖派出所民警向游客發放反詐宣傳單。


          国产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