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的幸福感提升了,我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2021年8月底,省人民檢察院駐村工作隊懷著滿腔的熱忱來到清原滿族自治縣夏家堡鎮楊家堡村,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駐村之路。駐村以來,工作隊在省檢察院黨組和夏家堡鎮黨委的領導下努力為村民辦實事,探索符合當地發展的產業項目,腳踏實地開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抓黨建 強根本
把黨的聲音傳給村民
“我們駐村工作隊共有3人,分別是楊鳳杰、朱敏和我。”擔任隊長兼第一書記的范偉向記者介紹道,“到村后,我們始終把加強村黨支部建設作為駐村工作的重點任務,在加強理論學習和規范化建設、在關鍵時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理論優勢,通過宣講把黨的聲音傳遞給每一位村民。”
記者了解到,每次宣講之前范偉都認真準備,根據村民的知識水平設置許多問題,引導他們說出答案。
“我們現在也是‘文化人’,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不愁、三保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類的話,我們村民也都能脫口而出啦。”村民王大娘笑著說道。長久以來,駐村工作隊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把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歷史成就、黨的富民政策以及堅持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等理念悄然根植在村民心中。
送溫暖 常慰問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有了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我們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簡單的感謝也表達不了我們的感激之情,我們就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困難戶程某真誠地說。
決勝脫貧攻堅之后,楊家堡村雖然已實現脫貧,但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特別是原有的10戶困難戶、邊緣戶和鰥寡孤獨人員仍然存在返貧風險。一年多來,工作隊多次入戶走訪,了解困難需求,幫助尋醫問藥,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和病魔,提振生活信心,防止規模性返貧。
村民周某患有腦癱、癲癇,十天八天就發病一次,全靠一種處方藥來維持病情。由于沒有處方,周某的母親到處求人幫她買藥。工作隊了解情況后,先后聯系多家大醫院,但由于沒有診斷治療記錄無法開藥。當得知周某曾在撫順礦務局醫院看過病后,他們立即來到該醫院進行溝通,終于查到了周某的診斷記錄,成功開出了處方,解決了長期買藥難的問題。
此外,他們還給房屋失火的困難戶程某送去了慰問金,給盲人吳某協調解決了治病費用,花費千余元為病人買藥送藥,給腦癱病人送去音樂播放器防止心理疾病,幫助腦出血后遺癥病人打聽治療方法,等等。由于工作隊的關注關懷,村民們得到了及時的幫助,大家都十分感動。
聽民聲 察民情
增強村民幸福感
“在一次實地考察中,我們了解到甸心子自然屯地理位置相對獨立,一條鄉級公路從屯子里經過。考慮到孩子們在馬路上等校車不安全,并且沒有遮風擋雨的設施,村民們一直想在村口處修建一個小廣場,再建一個涼亭。”楊鳳杰向記者介紹道。
于是工作隊與村“兩委”班子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反復進行實地考察。經過測算,大約需要資金3萬元。經過半年的運作,目前已到位資金2萬元,完成了土石鋪墊,今年將全面完工。不久的將來,漂亮的涼亭和小廣場將建在村民們的心坎上。
“不僅要搞基礎設施,還要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村里帶頭人的作用至關重要。”朱敏說,“我們帶領村干部多次參加培訓,外出學習,開拓發展思路,結合村里實際一起研究發展振興項目。在持續推進光伏發電及投資養雞場項目的同時,鼓勵村民開展家禽、家畜養殖和中藥材種植,并且幫助農戶拓展農副產品銷路,向村民推薦合適的進城務工崗位。”
今年2月,工作隊申請省檢察院領導幫助協調,帶領村干部去省農業科學院學習種植技術。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馮良山主持召開座談會,邀請6位所長、專家為他們“把脈”定向。村干部感覺收獲很大,村書記打算今年帶頭種植新品種玉米,如果效益明顯,明年將在全村推廣。
工作隊不負院黨組的殷殷囑托和村民們的熱切期望,克服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困難,認真堅守崗位、忠誠履行職責,每月在村有效工作日達到20天以上,諸多工作成效得到了鎮領導、村“兩委”和村民們的充分肯定,看到村民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工作隊隊員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滿滿的自豪與欣慰。
范偉(中)與兩名隊員在村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