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xfbjz"><bdo id="xfbjz"></bdo></progress>

        <samp id="xfbjz"><ins id="xfbjz"><u id="xfbjz"></u></ins></samp>
        1. <progress id="xfbjz"><bdo id="xfbjz"></bdo></progress>

          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

          檢察官當上外賣小哥 體驗式調查為外賣員撐起“法治保護傘”

          來源:遼寧法治報 | 作者:記者 邵小桐 | 發布時間: 2023-05-12 09:20

            “注冊成為外賣騎手是我開展辦案前期調研的方式之一。”省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副主任王人禾告訴記者,“我每天頭戴騎行頭盔、腳踩重達70斤的電動車在城市穿行,感覺自己一直在與時間賽跑,緊張、缺少權益保障是現存最大的問題。”

            去年6月,受最高人民檢察院委托,省人民檢察院負責“外賣騎手權益保護與算法監督”的專題調研。在對外賣騎手進行系統訪談并形成報告之前,王人禾注冊成為了外賣騎手,租了電動車,開展了一場“體驗式調查”。

            外賣路上困難重重

            從早上8點開始,王人禾背著執法記錄儀開啟自己的“外賣日”,一直到下午兩三點執法記錄儀沒電才收工。這樣一天下來,王人禾大概能送十多單。但就是這十多單還是讓王人禾覺得困難重重:送餐時間本就緊張,但他不是找不著路,就是進到小區找不到樓。

            “我一邊騎車一邊還要看交通狀況,得躲人,還要看周邊哪個商家在哪,還得注意路過的小區……每天收工后一算,忙乎一天賺的錢連租電動車的費用都不夠。”在一直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的過程中,王人禾切身體會到,讓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新業態從業者有尊嚴、有保障,為他們撐起“法治保護傘”至關重要。

            同124名騎手交流

            “我在調研中發現,騎手普遍存在勞動時間過長、勞動強度較大的現象,直接增加了交通安全風險,而社會保險空白、用工主體模糊也讓騎手在遇到交通事故或人身傷害時缺乏救濟渠道。”因此,王人禾建議,平臺需要確定合理的算法,讓騎手在不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下配送,并由相關職能部門對平臺的算法進行監管。同時,如不能把騎手和平臺之間定義成勞動關系,無法簽署勞動合同,應制定其他形式的協議范本。

            隨后,省檢察院和合作高校的老師、同學先后與124名騎手進行了訪談。王人禾了解到的“系統怎么指揮騎手、地圖是什么樣的、如何點到點取餐、怎么送餐、怎么找到客戶”等情況在訪談中派上了用場。

            在訪談中,檢察官重點了解騎手對工作保障情況和對平臺的看法,比如有沒有保險,平臺給的派單時間長短,為什么會超速,車輛是否有改裝,有什么要求和想法,認為平臺應該如何改進,也涉及騎手是否了解工會,是否有簽合同,有沒有被強制注冊為個體工商戶等問題。

            調研為最高檢辦案提供依據

            “對于外賣騎手個人來說,維權的成本是巨大的。”王人禾認為,與平臺相比,騎手處于弱勢地位體現在騎手沒有任何議價權,只能通過多接單的方式來提高收入。“平臺需要確定合理的算法,相關職能部門要對平臺的算法進行監管。”王人禾建議,騎手與平臺之間應該制定協議范本,工會也應該發揮作用,多舉措保障騎手的權益。

            王人禾告訴記者,他們所做的調研就是為最高檢辦案提供依據的,未來應該明確涉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益訴訟案件的范圍、標準和提起條件,增強公益訴訟這一法律武器在新業態勞動領域的作用,著力保護其合法權益。

            據悉,針對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突出問題,在最高檢的指導下,多地檢察機關已經針對平臺算法和外賣騎手注冊個體工商戶、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等公益損害問題開展專案辦理工作,通過檢察公益訴訟推動外賣騎手權益保障不斷加強。

          微信圖片_20230511090705

            王人禾通過體驗式調查了解外賣員的生活。


          国产一级毛片